信息详情

百草园科普研学基地

1085
发表时间:2019-10-08 17:50

场馆简介9.png

百草园位于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大板桥街道小哨社区,占地面积500.15亩。园区承担了企业技术研发、环保试验、苗木种植、生态永生花生产、技术交流、创客创新、客户接待等众多功能。随着百草园各项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云南利鲁本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决定将这里的自然资源分享给更多的人,于2012年申报了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并获得认定。

多年来百草园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企业自身环保、园林产业的优势,结合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大力发展以环保科研示范应用、高原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为主线的科学普及教育事业,现已逐渐形成生态体验式公园、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科普教育基地。自2012年获得认定以来,通过自身的科普展示元素和资源都在不断完善和提升,随着云南滇南本草植物博物馆的建成,园区与植物相关的科普资源得到跃迁式发展。申报昆明市环境教育基地后,园区内又加强了关于环保科普教育的展示内容。2019年,水保科普体验馆在园区落成,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作为一个整体即将投入运营,至此,百草园终于形成一种非常稀缺的庞大科普格局——一座科普教育基地、两座博物馆,并且两馆建设理念、展陈定位差异化显著,成为相辅相成、互补统一的整体。

百草园科普研学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一套立体化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让青少年像科学家一样成长。我们将引导孩子们“以万物为师,与自然为友”,在这座奇妙的百草园里,找寻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许是一朵默默绽放的无名小花,也许是一棵茁壮生长的参天大树,这一切都是我们最好的教学资源。当孩子们身处其中时,才能体会到这所学校花园的神奇魔力。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19.10.08(1).png

科普资源.jpg

一、云南滇南本草植物博物馆展示展览

1.云南野生草本植物生境展示

以展示植物生境为主题的专类植物景观,按照植物生境,选择能在该生境条件下生长的相关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形成这一生境的独特景观。它除了让人们观赏和了解各种类型的生境景观,还能通过对某些特殊生境的美化和改造提升,在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云南滇南本草植物博物馆

云南道地药材展示、兰茂与《滇南本草》、《滇南本草》相关历史物件展示、云南高原特色草类植物标本展示、植物学基础知识科普展示、植物研究历史关键人物事件梳理展示、中国花卉文化发展史和成就展示、东西方插花艺术介绍及展示、十二花神、植物应用的领域、传统植物应用场景复原展示、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

3.百草圃

高原特色珍稀花木科普展示、滇南本草植物圃展示。

小结:植物博物馆的建设按照“馆、圃、园”一体的建设模式,将室内展览与户外植物多样性种植有机结合在一起,具备收藏与储存、展览与教育、研究与交流、带动与示范等功能,使博物馆成为一座”活的植物博物馆“。为大众呈现一座看得见、可触摸的“植物王国”。

博物馆的展示重点一方面是传播植物知识与文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传统植物的应用之道进行追溯,传承古人的智慧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传达植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水保科普体验馆展示展览

1.馆内通过先进的数字体验手段,利用现代数字媒介逼真演示水土流失过程、危害及水土保持治理的成功范例,包括互动电子书、水保百科、数字水保、彩云水保、时光隧道、魔幻水保等项目;

2.馆外展示变坡陡槽设施、边坡防护措施展示区、水土流失演示设施等;

3.真实模拟自然界各级大风和下雨强度,临场体验震撼人心、5D影院体验水土流失灾害发生时的惨烈场面,警示观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多么不堪一击,破坏自然等于自取灭亡。

百草园内提供餐饮服务,烹饪云南风味美食,建有4幢湖畔别墅,准备了18间雅致、温馨的客房,供游客入住。另外,基地还配套了小型实验室、阶梯报告厅、丰富多样的体验教室。因此,百草园科普研学基地是一个能够承载多种教学内容开展的载体,通过探究学习、角色扮演、观察记录、动手实验、主题演示等形式,让参与者收获一场妙不可言的学习盛宴。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19.10.08.png特色课程.jpg

1、叶子真奇妙

2、植物印记工坊

3、餐桌上的香料王国

4、原来它们是一家

5、古人的清洁方式

6、浪漫七夕草木缘

7、情暖中秋,花香满溢

师资情况9.png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大学学历6人,大专学历1人,具有正高2人,高级职称7人,年龄结构主要以中青年为主,3人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专业结构包含了园林、林学、生态学、数学、环境工程、给排水、水土保持、英语教育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文物博物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科普师资队伍。该项目组成员全程积极参与了云南滇南本草植物博物馆、百草园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保科普体验馆的建设、布展设计等工作,对科普的相关工作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为了更好的做好百草园科普教育基地工作,公司特聘请了云南省文物鉴定文员会离退休专家张永康博物馆员进行建设指导、布展设计指导、学术指导展品收藏等工作,为博物馆的建设和科普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典型案例活动9.png

案例:百草园植物多样性主题科普活动

2019年4月19日,由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联合举办了“百草园植物多样性春季研学活动”,活动策划:耿宇鹏博士,科普对向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人数约200人。

本次研学活动包括“叶片的奥秘”探究和保真花手工创意制作两个部分。

1)叶片的奥秘

教学目标:观察、比较、分类、提问

活动内容:学生分成小组,在百草园中自由探索,发现指定类型的叶片,并在观察探索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保真花手工创意制作

教学目标:抽象、设计、动手、创意、物化

活动内容: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百草园提供的保真花作为素材,设计和创作一个保真花手工创意作品,形式与学校上次的棉花创意活动相似,只是材料是用保真花的花瓣等,形态和颜色更加多样。以下两个任务选择其一:

任务(1):“我心中的百草园”。要求学生把自己在百草园的所见所闻、各种感受等抽象创意,物化为一个保真花作品;

任务(2):“送给妈妈的礼物”。自由创作一个保真花作品,倾注情感就好。

通过本次科普研学活动,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考察探究,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目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流方法。目前小学里在一年级就开设了科学课,考察探究是学习科学课的有效方法。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正确答案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体验这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专门设计了游戏化的研学任务清单,孩子们到百草园之后,被分成小组,四五个小朋友组成一个小团队,本次主题是植物多样性,小朋友需要根据任务清单上的典型的叶片类型寻找相应的植物物种,包括了叶片形状和叶序。这个环节与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是紧密衔接,小朋友在学校课堂上认识了植物叶子,现在来到大自然里真正的识别各种各样的样子,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来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内化于心。

本次科普研学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学校、家长、科普联合会的一致好评。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19.10.09.png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19.10.09(1).png

分享到:
微信:15313233685/15313230582              联系电话:010-82085881               联系邮箱:kepuyanxue@163.com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