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33
发表时间:2019-01-03 11:30 编号:SPHIBL-M2018000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或“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合肥研究院目前拥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7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以及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EAST)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2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立了合肥战略能源和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分中心。科研领域涉及能源、环境、生物、材料、信息、国防,主要学科方向有磁约束核聚变科学与技术、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技术、大气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特殊环境服役材料、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现代农业技术、医学物理与技术以及国防战略高技术等。目前,在磁约束核聚变、大气环境监测、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部分方向已处在国际领先方阵。 2005年以来(至2017年底),合肥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奖共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3项;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7项。 EAST实验大厅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等。 截至2014年底,该研究院共有在职职工2408人;其中科技人员1975人、科技支撑人员148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5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02人;共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入选者8人,“青年千人计划” 入选者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入选者5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 入选者4人(2014年度增选1人),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安徽省“百人计划” 入选者6人。 截至2015年底,该研究院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裕恒、陈仙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龚知本、万元熙、刘文清、李建刚 “万人计划” 入选者:李建刚、刘建国、刘静、徐国盛 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孟国文、宋云涛、万宝年、王祥科、吴李君、张忠平 2017年5月20至21日,合肥研究院举办2017年科技周暨“公众科学日”活动。合肥研究院安排了11场主题丰富的科普报告;现代科技馆除了常设展览外,还添加了航天科普展、晶体材料展、第五届微摄影大赛作品展、亲子科学活动、青少年科普讲堂等,以及多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低温液氮小实验、液氮制作冰激凌、 化学实验、静脉血管成像仪科普演示。据初步统计,7000余名大小朋友走进科学岛,与高科技成果、高端科研仪器和科研人员零距离接触,感受科学的魅力。 为了全面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科普小组开展了2017年系列培训活动,旨在增强科普志愿者对核聚变子系统的认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系列培训活动于7月份正式启动,先后开展了四期科普讲座,讲座邀请一线科研人员对EAST各子系统进行科普性的介绍,内容涵盖EAST低温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真空系统、电源系统、中性束注入系统、诊断系统、磁体系统、遥操作系统、聚变堆包层系统、偏滤器系统以及控制与采集系统等。为使志愿者们更加直观地认识EAST子系统,9月26日下午,科普小组开展了实地培训活动,十余名志愿者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一一参观了EAST主机大厅、ITER电源大厅、低温超导测试大厅、超导导体生产大厅。 2017年4月14日-15日,等离子体所科普小组在铜陵开展送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普小组的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人造太阳与未来能源”的科普报告和充满趣味的互动小实验。 2016年6月18日-22日,“人造小太阳”EAST装置相继迎来了近千名初三学子。天气炎热,孩子们热情高涨,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批有序地来到EAST实验大厅,了解核聚变科学知识。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