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主题4日北京研学路线204
发表时间:2019-04-03 09:10 编号:SPHIBL-C0004 课程主题 体悟京华水韵 探究水韵精华 基本信息 研学时间: 2019 年 研学时长: 4天 研学地点: 北京 适合人群: 小学生、初中生 课程内容简介 北京,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却又被人称作从水上飘来的 “似江南”的水乡美景,留存着世界经典的城市山水园林。 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在拥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北京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彰显。北京缺水由来已久,一部北京城市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水源开发利用史,人与水的千年互动构成了北京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韵味。品鉴遍布京城由水文化遗产构成的特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景观,探索极度缺水之困、河湖污染之痛的成因,追随古人足迹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尊崇,建立对水环境的科学认知,了解水与城市发展的不解之缘。 课程特色 亮点一:走进世界遗产皇家园林,发现水与北京发展的不解之缘 亮点二:园林水文化专家专题讲解 亮点三:全身心总动员,发现神秘的水世界 亮点四:参观水有关的专业展馆 亮点五:全程贯穿环境友好习惯教育与实践 亮点六:注重团队协作,激发创新创造和主动探索的热情与勇气 亮点七:颁发环境科学专业机构认证证书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考察流淌在北京腹地800年的玉泉水系,了解北京依水建城、因水兴城、以水定城的由来;解开藏风聚气丰水的宝地却遭雾霾受水困窘境之谜团;了解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的方法,探究故宫雨水收集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奥秘。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通过对京城水文化遗产的深入探究,让学生了解体会北京独特的水文化韵味,建立对水环境的科学认知,了解水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城市居住者和未来建设者的身份承担起一份属于自己的环保责任,做个引领时尚的环保达人。 行程安排 安全保障 一、乘车安全预案: 1.所有车辆均是营运资质的正规车辆、车辆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车况正常,车辆司机均是专职司机,驾驶证件齐全、合格。 2.提前到达乘车地点,顺利上车。营员上下车排队,做到有序,不拥挤。 3.营员在往返途中的汽车不得打闹或打牌、抽烟、喝酒,不能将头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伸出窗外。不得与其他乘客发生矛盾,如遇急事,必须向有关的带队教师请示、处理。 4.下车时,不慌张,必须将所带物品清点,不能遗落在车上。 5.下车后,各营队必须整队、清点人数、等候,营员不得单独行动,有事(上厕所、买水等)必须请假,经带队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要有人陪同,并及时返回。 6.乘车遇到紧急情况,或出现安全事故,各带队老师必须就近及时展开救援,领队老师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通知随队救护人员到位救治。 二、住宿安全: 1.带队教师在营员到达住宿地后要学生按照要求分组入住,同时检查室内门窗及电器、插座的安全,如有危险情况,立即报告提供住宿的管理人员处理。 2.带队教师每天要在就寝前查房,确认每名营员均在自己的房间内。 3.建立微信群,每天跟父母汇报当日参观学习行程和安全状况。 4.严禁在住宿地的床铺上和窗台附近打闹。 5.注意个人的财物安全,保管好个人财物,有事出去必锁门,大额现金交老师保管。 6.不准玩火、抽烟,如要燃点蚊香,必须注意保证安全。 7.如损坏夏令营公用物品,除将受到批评外还要原价赔偿。 三、用餐安全 1.在指定的食堂就餐,不得购买和食用流动摊点的食品。 2.出发时所购买的干粮、水必须卫生,无腐烂、变质等现象。 研学地点介绍 蓟城纪念柱 蓟城纪念柱是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立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蓟城纪念柱由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古建筑学家王世仁设计。整体为花岗石建造,高8.5米,底座1.5米,建于方形台基之上。柱身呈圆角长方形,造型借用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汉代墓表式样,古朴凝重。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柱前立有石碑,正面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所撰《北京建城记》;背面是宣武区人民政府建碑记。柱后有北京地形雕塑。雕塑呈半圆球形,雕塑的圆形底座前部刻有侯仁之撰写的《北京湾》。 北京建都纪念阙 2003年,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宣武区人民政府在“蓟城纪念柱”南面,滨河公园内的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上筑起一座造型独特的“北京建都纪念阙”。“北京建都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建都纪念阙整体造型由1个斗拱和4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阙高12米,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正南面和正北面各镌刻有“金宫殿故址”大字。 北京市方志馆 北京市方志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作为填补本市文化基础工程空白的重要项目,是集收集、保管、阅览、编纂、研究、咨询、展示、交流于一体,具有开放式、服务性、公众化特征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场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内设多功能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书库、阅览大厅、计算机网络中心、编修室和会议室等。北京市方志馆藏书5万余册,涵盖了北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籍、史料、研究、大事记、工具书等各种书籍,重点收存方志、年鉴及北京地情资料书。 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位于西郊玉泉山上,水从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明时已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均为宫廷用水水源。园内旧有十六景,乾隆时又增十六景,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大部毁于兵火。天下第一泉是乾隆皇帝御口亲封的。乾隆皇帝爱好喝茶,常去玉泉观景,他还命人汲取全国各地的名泉水做比较,感觉唯有玉泉之水水清质优,醇厚甘甜,泡出的茶凝香不散,因此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 颐和园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全园占地3.08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密引水渠 京密引水渠,简称京引,是一条位于中国北京市境内的引水渠,全长112.7千米,始建于1960年。其工程总目标为引密云水库拦蓄的潮白河河水进入北京市区。京密引水渠是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线路,所以有“北京市民日常饮用的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是通过京密引水渠输送”这样的说法。京密引水渠源自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流经怀柔水库、颐和园昆明湖,最后在滨角汇入永定河引水渠,其中自昆明湖至滨角段与滨角至玉渊潭的永定河引水渠称为昆玉河。渠道全长109.3公里。横贯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5区、县。 西蓄 “西蓄”是利用西郊砂石坑、南旱河的滞洪区,还有如玉渊潭公园等一些蓄水湖面,把水蓄制住,缓解西山的洪水进城,起错峰或调峰的作用,最终向东排。“南北分洪”是指通过护城河,让雨水分别通过右安门和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凉水河和清河。凉水河、清河、坝河和通惠河是北京城区的四大雨水排放系统。除此之外,还有30多条支流、20多个湖泊,担负着城市供水、排水的作用。最终所有的雨水都会被汇集到北运河,向下游流去。 昆玉河 昆玉河是京密引水渠下游从颐和园昆明湖通到玉渊潭八一湖的水道,长约10公里。京密引水渠是为了把密云水库的水引进北京城区做饮用水的人工渠,它起自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以南的调节池,于怀柔县城北入怀柔水库,下游经颐和园的昆明湖,在海淀区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合,构成了北京的输水系统。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南水北调”进京的水也是注入了这一段水系。 通惠河玉河遗址 玉河是北京一条历史悠久的古河,元代玉河称为通惠河,由郭守敬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修建完毕,与元大都同时建城,主要用于漕运。忽必烈曾赞叹过玉河船只川流不息美景。明永乐重建都城,水系改变,通惠河改为玉河。明代宣德七年(1432年)玉河被圈入皇城供排水系,正统三年又与皇城内外金水河,筒子河皇家用水合流。1956年玉河逐渐改为暗河,最终被填埋。1998年修平安大道,重新挖掘出来进行了修复。 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金、元、明、清数个朝代,承载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造园艺术风格,它是凝聚着历代园林文化艺术之大成的杰作。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 故宫-筒子河-金水河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筒子河,紫禁城的护城河。在西华门和神武门路面下由涵洞连通。与北京六海相连通。筒子河从积水潭引水,最后与金水河相交,汇入菖蒲河。外筒子河的水流入紫禁城内形成了内筒子河。内筒子河的水源来自神武门西靠近西北角楼城墙根下面的进水闸,由一条南北直长的地道穿过城墙转道紫禁城里改为明沟。筒子河除了防卫之外,还有防火和为故宫提供用水水源之用。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 |